智能养老陪伴月度观察(第二期)

2023-10-26 16:20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智能养老陪伴月度观察是由中国公益研究院学术支持,森丽康科技与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共同发起成立的智能养老陪伴公益研究中心形成的产品,通过日常监测,每月定期发布行业政策、走势、需求等动态研究,发挥行业倡导作用,提升理念认知和社会影响力。在此致谢森丽康科技公司。

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智能养老陪伴公益研究中心

2023年10月号(总第2期)

 
 
 
 

 

 

政策环境

 
 

 

一、加快“智”应用,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与虚实交互康养新文旅

 

2023年9月2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提出加快“智”应用,数字化发展健康产业,打造智慧健康新模式。建立老年用品产业标准体系,加大康复护理、康复辅助、智能看护、智慧养老系统等产品研发推广力度,丰富老年人生活护理、日用辅助、服装服饰等养老产品供给。加快既有设施无障碍改造,推动家庭适老化改造与智能化、信息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相结合。充分利用可穿戴设备、体外诊断设备开展个人健康体征动态监测,开展重大疾病危险因素智能筛查、分析、预测及双向预警,推动居民健康管理精准化、自主化、智能化。大力开发应用基于康复干预技术、神经调控技术和跌倒防护技术、多模态行为监测技术的智慧化养老产品和智能化照护模式,形成集康复护理、应急救助、家庭服务、感情慰藉于一体的智慧化、综合性养老新业态。开辟元宇宙健康新赛道。发展虚实交互康养新文旅,开发“元旅山东”新模式,应用VR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全息影像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交互式康养文旅“云现场”。同时要培养一批顺应医养健康产业多领域、多业态融合发展趋势,培育一批医养康养结合、医旅医体融合、“互联网+健康”“人工智能+健康”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1]

 

拓展回顾:指引养老产业科技支撑能力提升方向,细分智慧康养产业发展路径

 

为进一步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制定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计划到2025年,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产品及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提升,试点示范建设成效日益凸显,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完善,老年“数字鸿沟”逐步缩小,人民群众在健康及养老方面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稳步提升。计划要求强化信息技术支撑,提升产品供给能力;推进平台提质升级,提升数据应用能力;丰富智慧健康服务,提升健康管理能力;拓展智慧养老场景,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推动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提升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能力。

 

丰富智慧健康养老产品种类,提升健康养老产品的智慧化水平。重点发展具有趋势分析、智能预警等功能的健康管理类产品。加强康复训练型、功能代偿型等康复辅助器具类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大力发展具有行为监护、安全看护等功能的养老监护类产品。支持发展具有健康状态辨识、中医诊断治疗功能的中医数字化智能产品。重点发展具有情感陪护、娱乐休闲、家居作业等功能的智能服务型机器人。[2]

 

 

需求研究

 
 

 

一、中国商业养老市场大调查:70%的城市中年人提前策划养老,同城不同住的居住模式最为理想

 

大家保险集团与尼尔森IQ今年联合发布了《2023中国商业养老服务供需洞察白皮书》。报告显示,在当前老龄化叠加少子化的背景之下,年轻人在减少,老年人在激增:80后独生子女承担的养老压力尤其增加,70%城市中年人开始提前规划养老生活,未雨绸缪。身为子女的中年人群出于为父母和子女的长期考虑,在养老问题上更加积极:近七成的中年人主动了解过机构养老,有30%中年人实地探访过养老机构。

 

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模式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养老模式认知拓宽,除传统居家养老外,75%老人知道机构养老;43%老人知道托管式社区养老;37%的人知道候鸟旅居养老。此外,在养老方式选择上,51%城市中年人选择了居家养老,49%中年人则将选择空间变得更大;二是,以城市生活为半径,养老的安全感在离家近的地方,居家养老模式仍是主要选择;三是,同城不同住的居住模式最为理想。尽管有95%的老人与子女在同一座城市生活,但仅有三成左右的老人和子女同住一个家庭空间。城市老人既渴望亲密,也要保持独立。

 

此外,报告显示,按服务需求度和供给满意度来看,医疗保健与安全保障、生活照顾类、文化娱乐服务、社交陪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需求。从健康刚需到情绪刚需,养老市场在扩大,标准在变高。养老,是社会面向未来所做的筹谋。当传统养老模式难以为继,它需要社会和企业在理解真实养老需求后有所行动。未来,“银发经济”需要信任背书,“安全”和“体验”是第一要义。[3]

 

二、老年数字互动娱乐需求明显提升,“数字鸿沟”需进一步弥合

 

全球网络指数机构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年龄在55–64岁之间的游戏玩家数量正在不断攀升。据悉,2021年日本埼玉市银发电子竞技协会和日本药科大学举行了“电子竞技体育学习研讨会”,专门就银发电子竞技如何服务老年人的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在欧美地区,很早以前就出现了老年人电竞活动赛事。

 

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数字社会,近年来中国各地各部门推出多项举措,积极优化数字社会适老化建设,帮助“银发族”更好享受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当老龄化遇见数字化,如何让规模巨大的老年群体共享智能社会发展红利,是当前社会民生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日常生活场景中基本保留了线下兜底服务,应对“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在高频性公共服务事项上,数字技术应用广阔,要继续推进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让“数据多跑路,老年人少跑腿”,从而让老年人更好分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以上海为例,已实施的长者服务“银色数字工程”,打造“智慧长者食堂”,开展“100万人次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上线长者数字生活“随申学”微信小程序等,逐步建立智慧养老的“四梁八柱”。 [4]

 

拓展回顾: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在养老机构集成应用,积极开展智慧养老院建设

 

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出台《上海市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行动方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足感为根本目的,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同时又具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特征的养老服务。紧贴老年人需求特点,使智能化管理适应老年人,并不断改进传统服务方式。

 

场景综合应用方面,围绕养老机构入住管理、餐饮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照护等领域,综合运用智慧养老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推进智慧护理、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关爱、智慧运营、智慧食堂、智慧入院管理等多个智慧养老场景全流程、全链条、全时段落地应用。 [5]

 

三、人机共融的智能化时代:新型消费需求促进机器人进化升级

 

不同于AI虚拟网络的单向情感传递,陪伴机器人被赋予了情感识别、情感表达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做出实时的情感反馈。随着年轻人“孤独指数”升高,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增强,情感陪伴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智慧陪伴成为产业新风口。成长于信息时代,被科技浪潮洗礼的年轻人,消费更加个性大胆,敢于尝试;陪伴机器人易操作、安全度高、交互强的特点也精准切合养老照护的消费需求;陪伴机器人甚至还能承担儿童教育的责任。然而,陪伴机器人行业目前呈现出功能较为单一、技术升级迭代较为缓慢的弊端。陪伴机器人虽然摆脱了大众刻板印象中的“高冷”,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客户需求痛点。 [6]

 

目前国内针对老年人设计的陪伴机器人较少。我国制造陪伴机器人的企业,产品定位以儿童早教为主,对于养老领域的陪伴机器人仅有尝试较少。根据相关产品的融资情况看,较多公司开发了通用的智能机器人/陪伴机器人,仅有少部分公司研发出老龄人口需求适配性较强的,可实现智能用药、一键呼救、远程监护、智能安防等功能的陪伴机器人。未来智能音箱产品如能接入ChatGPT 技术,有望带动产品的功能效果和使用体验显著升级,刺激消费者的尝鲜和换新购买需求,满足老年人情感陪伴、健康看护、安全监测等强需求。 [7]

 

 

行业走势

 
 

 

一、当老龄化遇见数字化,专家呼吁发展老年数字互动娱乐,腾讯用游戏和AI帮助阿尔茨海默病

 

电子游戏是时下最流行的数字互动娱乐产品之一,能够承载教育、健康、文化艺术等核心价值。 适老游戏等数字娱乐互动应用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全球网络指数机构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年龄在55–64岁之间的游戏玩家数量正在不断攀升。据悉,2021年日本埼玉市银发电子竞技协会和日本药科大学举行了“电子竞技体育学习研讨会”,专门就银发电子竞技如何服务老年人的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在欧美地区,很早以前就出现了老年人电竞活动赛事。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腾讯研究院副院长曹颖认为,鼓励发展老年友好型数字互动娱乐产品,结合信息科技的优势与力量保障“老有所乐”,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应该尝试的方向之一。曹颖建议,政府可以制定具体针对适老数字互动娱乐市场产业的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该领域,提高市场关注度,并为研发具有康复、养生、认知锻炼等功能的游戏提供激励。同时,可以将适老数字互动娱乐产品融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如养老机构、社区活动中心等;还可鼓励产学研结合,启发行业探索老年友好型数字互动娱乐产业创新发展。[8]

 

近日,腾讯推出一款科普阿尔茨海默病的游戏,一款用于筛查轻度认知障碍的AI小程序,此外腾讯还在研发一款用于干预病症的游戏。AI小程序《银发脑动力》由腾讯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发,主要用于筛查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网站显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5520万数量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每3秒钟就新增1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病。我国已成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患者人数近1000万人。(经济观察网) [9]

 

二、智慧养老新场景、新技术亮相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共话智慧养老行业新动态

 

2023年9月15至17日,首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形式多样的智慧养老场景、新技术竞相涌现,引领智慧养老产业新动向。全球约200家展商,呈现1000余种前沿智慧养老产品和技术。

 

腾讯、中国科学院、优必选、作为科技、鲜食代等大批企业、科研院所纷纷发布新品,多功能电动护理床、1241居家安全守护体系、非接触式ICU监护技术、“茉林1型”安全监护机器人、全自动炒菜机器人、双维度精神压力分析仪等一批前沿科技崭新亮相。 [10] 其中,腾讯、优必选等头部企业带来“硬核科技”,助力探索中国智慧养老新路径。腾讯SSV银发科技实验室展现出多项智慧养老最新成果。例如,安全守护领域的“隐形护理员”、“银龄守护卡”,照护康复领域的“15分钟听力服务圈”、乐龄互动健身房、辅抱式移位机等。 [11]优必选展示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康养机器人系列,包括陪伴机器人,辅助行走机器人、智能代步机器人、开放式递送机器人等。 [12]深圳幸福健康集团在展会上首次发布深圳市智慧养老托育平台,展示了医、养、托“三位一体”的四级联动网络服务体系,可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全天候的智慧养老服务,实现智慧助餐、15分钟养老服务圈、居家社区智慧活动管理等8大场景。[13]

 

本博览会共开展了“资本前瞻-智慧养老投融资论坛及项目对接会”、“智慧养老 创享光明论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康养产业协同发展智会”、“泛珠三角智慧养老产业实战论坛”、“医养融合·智慧养老发展论坛“等10余场主题论坛。期间,140余位政府领导、两院院士、专家学者、领军企业高管在论坛积极分享既有前沿技术,并就不同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索智慧养老行业未来发展机遇。展会期间发布《2023年中国智慧科技养老产业深调研报告》。该报告紧贴一线实践,对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五座城市进行了深入调研,并融合了学界、资本、行业等多维视角,有助于深度解读当前智慧科技养老产业动态,为中国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14]

 

三、未来制造与未来信息成为产业创新新业态和新模式前沿领域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申报工作的通知》。本次揭榜挂帅主要面向未来制造、未来信息2大前沿领域,聚焦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4大重点方向,系统布局实施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典型应用等共计52项具体任务,科学引导先行先试,全面推进技术创新研发,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在我国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均可参与申报。其中能够在智慧养老领域有所突破的主要在人形机器人产品中面向服务娱乐的典型应用以及通用人工智能方向产品中面向民生服务领域的典型应用。[13]

 

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遴选工作启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9月26日联合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3年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遴选工作。重点面向家庭健康管理、基层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促进、康复辅助训练、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智慧健康场景,家庭养老床位、社区日间照料、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老年食堂、智慧养老院、养老服务监管等智慧养老场景,以及同时提供智慧健康服务和智慧养老服务的综合场景(如医养结合),培育一批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商业模式成熟的示范企业,打造一批聚集效应凸显、经济带动作用显著的示范产业园区,创建一批社会参与广泛,应用效果明显的示范街道(乡镇)及产业基础雄厚、区域特色鲜明的示范基地。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各地2023年试点示范推荐单位和2017-2019年试点示范复核推荐单位进行评审并实地抽检。[14]

 

 

案例集锦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智慧健康养老领域,陪伴护理机器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陪伴、精神慰藉及康复护理等服务,缓解养老护理人员的照护压力。

 

1、护理陪伴机器人

美国创新型养老医疗保健服务公司Clearday推出陪伴机器人产品Mitra,搭载了专业的应用程序,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并为养老护理工作人员赋能。该机器人旨在帮助提升对认知障碍患者的护理水平并使得居家养老更加安全、更有趣、更便宜。[15]Mitra目前主要的应用场景有:家庭、养老院。老年人在家里Mitra通过提供支持、陪伴和根据您的需求定制的日常参与来帮助人们安享晚年;同时能够通过与居民互动,支持各种远程保健操作和护理团队;帮助社区提供更好的护理。

 

2、情感陪伴机器人

日本软银集团研发Pepper机器人,具有一定的“感知”人类情感的能力,因此也被称作“情感机器人”。Pepper主要是因为它内置“情感引擎”,它能够阅读分析人类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讲话内容来“读懂”人类当前的情绪,从而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3、宠物陪伴机器人

英国研发的仿生宠物机器人Miro深受用户欢迎。Miro拥有兔子的耳朵、狗的面部、海洋生物的身体颜色等等,能够和真实动物一样灵活移动。其左右眼有安装摄像机,并能够判断距离位置,对声音也能做出反应,比一般宠物聪明,可以用来陪伴独自在家的老人、孩子,消解他们的孤独。

 

4、家庭互动机器人

“小鱼在家”,是一款视频对讲机器人,由北京小鱼儿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其Slogan为“我不在家,小鱼在家”。基于机器人Wall-E和其“女友”Eva设计灵感下的小鱼在家显得时尚精致。该产品拥有苹果白的时尚色调、小巧浑圆的身躯,亮着柔和轻缓的蓝色呼吸灯,360°旋转摄像头像深邃的大眼睛,电源一接通,启动人脸跟踪识别的方屏就像有了生命,随着你的脸转来转去,浑身散发着友好和亲切的气息。

 

小鱼在家由摄像头、主屏幕和机体组成,配备了智能语音助手“小鱼帮帮忙”,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进行人机互动,也可以通过相连接的移动端APP进行远程操作。小鱼在家支持的功能有:人脸跟踪识别、多方视频通话、互动社交分享、家庭生活助手,家庭娱乐等。[1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亲情陪伴为目标的各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智能服务产品也将陆续走进大众视野。

 

 
 

向上滑动阅览资料来源

 

[1]资料来源:http://www.shandong.gov.cn/art/2023/9/21/art_267492_59167.html

[2]资料来源: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23/content_5644434.htm

[3]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JwolSNDYRf64_8KjCTDFYQ

[4] 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6oZtkYzQwnDhtQSUehgBrg

[5]资料来源:https://www.shanghai.gov.cn/gwk/search/content/bdee49f8d78b42038c5ece919f0e0309

[6]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GH7aPD_d6-CfYJdy839hwQ

[7]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JK9cIFPsVCzG8S2ty_BPzg

[8]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6oZtkYzQwnDhtQSUehgBrg

[9]资料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th2ffZTE76o4DVbY2CD7mQ

[10]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EBh_Wiq1Dsil69LzoxHbhA

[11] 资料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Qn4ArHpzTP763ZqEjXuueA

html

[12]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teFxEWzcMfWOYO3NeaSeUg

[13]资料来源:http://www.sh-aia.com/dynamics/detail535.htm

[14]资料来源:https://news.cctv.com/2023/10/06/ARTIk1Y7sP7mEYIotnGy7bq1231006.shtml

[15]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YeQIDNIWyL4HHIfcUnVqLg

[16] 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wlLwjWpBKmhIZfYZcSQKzw,https://baike.baidu.com/item/小鱼在家/18741322?fr=ge_ala

 

撰稿:卢思含 商丽莉     

审核:高云霞、成绯绯       

签发:高华俊

 

机构介绍

 

 

 

 
 

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于2012年由一批海内外从事公益创新研究的专家学者发起,是在联合国相关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下成立的国际性、独立性、网络型、公益创新型非营利性公益战略研究机构。亚研院倡导以“公益全球化合作”与“公益跨界创新”之方式创新公益,将世界智慧引向中国公益,将中国智慧引向世界公益。亚研院致力于公益与高科技、公益与新经济、公益与新文化等多方领域的创新研究与路径建设,从而成为中国、亚洲乃至全球公益创新之引擎。亚研院将秉承倡导公益全球化合作的愿景,促进中国公益事业与亚洲乃至世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公益全球化。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亚洲公益研究院